一、硬件建設是爭創(chuàng)“一流信息化建設”的基石 如同大廈需要地基,離開一流的硬件配備,“一流信息化建設”只能是一句空話。中央黨校信息中心一直重視硬件建設,始終把握時代發(fā)展脈絡,關注業(yè)界技術動向,著力將最先進最優(yōu)質的信息設備運用于黨校的信息化建設當中。黨校校園網完成了升級改造,從千兆以太網升級為萬兆以太網;遠程教學網的衛(wèi)星通訊設備進一步升級;電視通訊中心在數字電視網升級改造的同時,建立了網上電視節(jié)目點播系統(tǒng)——中央黨校寬頻;教學保障網的教學保障設備進一步更新。 通過這次建設“一流學府”討論活動,我們也在思考一些問題,比如,能不能建立一種硬件更新的制度,使教學保障設備達到一定使用年限后強制報廢更新,而不是等出了問題,老師們提意見之后被動地更換;再有就是教學保障工作是一項追求完美的工作,但就像人會生病一樣,機器也會出毛病,大家要允許機器出毛病,更要寬容教學保障上的小失誤。重要的是在出了故障之后,我們應該查找原因,總結經驗教訓,并且建立應急處理突發(fā)事故的保障措施,避免相同的故障再次發(fā)生。 二、資源建設是爭創(chuàng)“一流信息化建設”的關鍵 如同血管中要流淌血液一樣,在有了一流硬件的前提條件下,豐富多彩、充實多樣的信息資源和內容建設是“一流信息化建設”的重中之重,是體現信息化建設成果的最明顯的標志。中央黨校校委一直非常重視信息化的內容建設,信息中心依照學校的指示精神,以建設“一流學府”為突破口,在這方面正在做大量扎實有效的具體工作。 以校園網絡升級改造為契機,黨校的內、外網都進行了改版,欄目設計更加合理,內容進一步豐富。我校各直屬單位借助校園內外網新版推出的時機,把各自承擔的欄目和本單位部門網站的內容進行了認真梳理,及時地做了更新和補充,使得網站的實用性大大提高;黨校電視臺增加了內網電視節(jié)目點播系統(tǒng)——中央黨校寬頻,包括多媒體資源庫管理平臺,多媒體直播、點播管理系統(tǒng),網絡電視直播系統(tǒng)等。目前有近千部不同種類的電視片資源可以在寬頻上實現互動點播,并且不斷更新完善;教學保障網在15個教室部署了課程網絡直播、課件采集系統(tǒng),可實現教學課件自動錄制、編目、自動存儲、課程在線網絡直播等,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;遠程教學網為進一步加強資源建設,將播出平臺升級。2010年信息中心向全國各省市州黨校征集教學資源,并通過遠程教學網發(fā)送到全網,豐富了遠程教學網的教學內容。另外,我們正在建設情景模擬教室,正在積極籌備科研成果庫、教學案例庫等各類數據庫的建設。 資源建設需要創(chuàng)新思路。如把中央黨校網站建成一流的網絡平臺,逐步發(fā)展成為全國黨校系統(tǒng)綜合門戶網站;建立全校的教務管理系統(tǒng),由教務部牽頭,信息中心負責硬件平臺和軟件系統(tǒng)建設,服務黨校的教學科研,實現教師、教務、學員的統(tǒng)一管理;充分發(fā)揮信息中心的音視頻資源優(yōu)勢和網絡優(yōu)勢,建設領導干部離校后繼續(xù)教育學習平臺系統(tǒng);在黨校建立校園一卡通管理網絡;將黨校電視臺的電視新聞欄目《黨校信息》打造成中央黨校的一流新聞品牌等等。這些好的思路,我們都要逐步論證實施,讓黨校信息資源網絡發(fā)揮更大、更現代化的作用。 資源建設需要查找問題。通過這次建設“一流學府”討論活動,我們發(fā)現了一些內容建設上的弱點,其中比較突出的是新聞渠道的暢通問題。比如校園網的內容建設,黨校重要新聞的發(fā)布等工作都涉及到信息來源的可靠性、權威性、時效性等問題。信息中心是信息化建設平臺,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新聞發(fā)布單位,目前我校需要成立專門負責重要新聞發(fā)布的部門并建立統(tǒng)一的新聞發(fā)布制度來保證信息渠道的暢通和穩(wěn)定。資源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需要長期重視、不斷積累而且要求比硬件建設更大的人、財、物的投入。我們正在開動腦筋、創(chuàng)新思路,通過軟件的不斷完善和自己做內容、合作辦內容、花錢買內容等多種方式,多種途徑使內容資源豐富起來。 三、資源共建共享是爭創(chuàng)“一流信息化建設”的有效途徑 遠程教學網絡建設為各級黨校提供了很好的資源共享平臺。為了增加遠程教學吸引力,我們與教務部一起,加大了中央黨校主體班課程及專題研究課程、“五當代”報告、黨委中心學習組專題講座、中央黨?!靶蝿菖c任務”報告、地方黨校選送課程等內容在遠程網上的播出。我們有針對性地選擇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的資源、求索音像出版社制作的音像制品放到遠程教學網上播出。 隨著信息化、網絡化技術發(fā)展,封閉起來搞信息化建設不利于資源的建設和資源共享。我們應立足于信息中心本身的硬件軟件優(yōu)勢,更要走出信息孤島,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戰(zhàn)略性的思維整合校內外與信息化建設有關的資源,為爭創(chuàng)“一流信息化建設”找到一條有效的路子。信息中心正在整合所轄的教學保障網、遠程教學網、校園網、電視通訊網的各類軟硬件資源,建立統(tǒng)一完善的管理系統(tǒng)和運行機制,使信息中心內部運行通暢,提高信息化整體素質。 從全校來看,我們要和教學科研部門加強協(xié)作。作為教學輔助部門,我們歡迎教學科研部門對我們多提意見、多提要求,特別是教務部,是教學的龍頭,我們希望教務部在對信息中心進行的“一流信息化建設”上多作指導,在雙方合作比較密切的教學保障網的升級改造、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中心資源庫建設、電視選修課的錄制等方面提出更多高屋建瓴的大思路、大方針,并在未來的全校信息現代化推進上多做指導。信息中心還將進一步加強與中組部農村遠程辦、各級地方黨校和其它校外單位的協(xié)作。為中組部農村遠程辦繼續(xù)做好中心資源庫、輔助教學中心網站的建設和維護工作;與各級地方黨校進一步整合資源,在全國黨校系統(tǒng)內部逐步實現教學、辦公信息資源共享;與對信息化建設有幫助的校外單位增強聯(lián)系,通過無償提供、合作開發(fā)等方式共同推進黨校信息化的資源建設,提高為教學、科研服務的水平。 四、完善服務是爭創(chuàng)“一流信息化建設”的具體體現 一流的信息化手段需要通過提供“一流”的服務來體現。信息中心利用這次建設“一流學府”討論的大好時機,再次強調增強“服務意識”的重要性,提出“為黨校教育事業(yè)提供一流信息化服務”的口號,要求信息中心工作人員熱愛信息化建設事業(yè),以認真細致的作風和熱情周到的態(tài)度為教學科研中心工作做好服務。近年來,我們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體制,通過挖掘內部潛力和加強對外合作,較好地保證了黨校信息化建設的發(fā)展。 我們注重加強技術培訓和隊伍建設,激發(fā)了大家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的自覺性。進一步加強部門的人才建設,鼓勵年輕的同志參加各種學歷教育,參加北京市的職稱評審,提高工作人員職稱評審積極性。加大核心設備和機房的管理,對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調整,調動了積極性?,F代化的教學保障核心機房,情景模擬教學實驗室和媒體導引實驗室、校園網中心機房、遠程教育網中心機房,數字電視網中心機房,資源加工制作機房和新建的寬帶資源庫,給大家提供了學習技術和創(chuàng)造工作業(yè)績的良好平臺。
2010-11-18 17:25:00.0 來源:學習時報 |